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股票配资申请机构_安全股票配资平台_股票杠杆申请过程 > 股票杠杆申请过程 > 中国股票配资企业 众安在线裁员10.6%,综合成本率连续两年上升 靠场景卖保险的成绩如何?
中国股票配资企业 众安在线裁员10.6%,综合成本率连续两年上升 靠场景卖保险的成绩如何?
发布日期:2025-03-27 23:12 点击次数:154
(原标题:众安在线裁员10.6%中国股票配资企业,综合成本率连续两年上升 靠场景卖保险的成绩如何?)
标榜自身坚持“保险+科技”双引擎战略的众安在线(以下简称“众安”)近期披露了2024年经营数据。
根据众安年报,2024年众安总保费334.17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6.03亿元净利润,较2023年经调整后的2.94亿元归母净利润提升105.4%。此外,众安的保险综合成本率连续第二年上升,而且在这一年,众安还裁员了10.6%。
对于净利润上涨,众安称主要原因是受到投资收益上升以及科技、银行业务板块亏损减少的影响。
据众安自身披露,2024年众安与股东蚂蚁集团、中国平安的保险合作金额实现较快增长,业务交易年度金额上限合计超过了50亿元。
另外,为了挖掘更多消费热点背后的新需求,众安推出了很多细分人群的保险产品,比如围绕宠物全生命周期的多保险矩阵,年轻“铲屎官”的第一份保单可能便来自于此。这些场景业务为众安带来了多大的保费?
两大股东带动业务增长
众安年报披露,数字生活生态总保费161.97亿元,同比增长28.9%;汽车生态实现总保费20.51亿元,同比增长29.8%;健康生态总保费103.38亿元,同比增长5.4%;消费金融生态保费48.32亿元,同比下降12.9%。
要指出的是,数字生活生态、汽车生态、健康生态保费增长速度快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依托两大股东—蚂蚁集团、中国平安。
首先,在数字生活生态上,众安年报显示,其与蚂蚁集团的合作主要产品是健康保险、旅游保险、电商保险,向蚂蚁集团支付的服务费通常介于所收取总保费的2%至40%。2024年,众安与蚂蚁集团及其联系人订立的互联网平台合作协议,截至2024年及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交易上限为31.85亿元及37.28亿元。
众安在年报中表示,蚂蚁集团是公司重要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且蚂蚁集团提供的客户范围是其他互联网平台服务供应商所无法比拟的。通过蚂蚁集团的互联网平台及其他互联网平台推广及销售公司的保险产品,将为公司带来更多收入,并使公司获得重要的销售渠道,有关渠道可提供稳步增长的收入,从而提升公司在互联网保险市场的影响力及品牌知名度。
“尤其是蚂蚁集团拥有多元的投放渠道、稳定的客户来源,优秀的爆款数字化投放素材制作能力,能够赋能公司在投放业务中获得更稳定的投放效率。此外,依托蚂蚁集团互联网平台本身的技术能力,透过各种平台在线线下地多次触达用户,可以显著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并通过各维度运营方式实现用户最终投保转化,从而实现转化率提升以及带来的保费提升。”
(众安2024年报披露)
数字生态业务上,针对电商、出行、宠物经济、时尚运动、低空经济等消费热点,众安推出了覆盖各种场景的保险产品。以宠物险为例,2024年宠物险总保费规模同比增长129.5%,市占率领先,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累计服务超过600万名“铲屎官”。2024年,宠物生态累计提供的服务次数超过153万次。
众安表示,推出了有关宠物的多产品矩阵,服务宠物的全生命周期,除了保障宠物的健康、意外,产品矩阵还包括宠物大病保险、宠物第三者责任险和宠物死亡补偿等,以及覆盖不同场景的宠物食品安全险、宠物托运保障险、宠物麻醉意外死亡险、宠物行业员工意外险。截至2024年12月31日,众安宠物险服务网络进一步拓展到20000家线下宠物医院和服务机构,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在汽车生态和消费金融业务,众安则与中国平安子公司平安银行、平安产险开展业务合作获取保费收入。
根据年报披露,众安与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订立个人借款保证保险业务合作协议,为个人信用卡现金分期产品提供保险保障。
众安称,公司长期致力于提供消费金融生态场景下的信用保证保险产品及解决方案,信用卡相关产品作为消费金融生态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持续拓展的业务领域。
“与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合作将使本公司受益,并可令本公司通过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为更多的客户提供相关保险服务,为本公司提供稳定增长的收入,加深本公司于互联网保险市场的影响力及品牌知名度,符合本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
车险领域,众安主要通过“众安平安联合车险”产品,就车辆损坏、人身伤亡及车辆失窃为客户提供车险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双方签订的汽车共同保险合作协议,约定平安产险将负责履行汽车保险协议项下的责任(包括共同承保及根据索赔付款),众安收到汽车保险协议项下的付款后与平安产险结算。众安与平安产险按照50%和50%的比例分摊车险业务相关保费、赔付及其他成本。
众安称,这种共保业务模式,不仅能与平安产险分摊索赔风险,还可以受惠于平安产险品牌名称及其有关提供汽车保险产品的专业营运知识,以及由其生态系统伙伴组成的平台网络及其自有专属平台等销售渠道。
投资收益上涨 裁员10.6%
不过,众安保费实现双位数增长,但是承保利润下降。据众安披露,受赔付率、成本率上升影响,2024年综合成本率上升1.7个百分点至96.9%。而这也是众安在2023年综合成本率上升1个百分点后连续第二年上升。受此影响,承保利润8.99亿元,同比下滑约24%。其中综合赔付率上升1.5个百分点至58.3%,综合费用率上升0.2个百分点至38.6%,导致众安2024年的承保利润下降2.91亿元。
要指出的是,众安2024年净利润上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投资收益上涨的拉动。2024年众安境内保险资产总投资收益较2023年提升85.4%至13.35亿元。
众安自己也指明,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2024年总投资收益为13.35亿元,较2023年的7.20亿元投资收益大幅增长超过85.4%,其中,投资收益净额为3.49亿元较2023年增长41.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净额为9.90亿元,较2023年大幅增长达109.3%。报告期内,公司总投资收益率和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约3.4%及约2.3%,分别较2023年提升1.5%和0.1%。
具体在投资组合上,截至2024年12月31日,众安境内保险资金投资资产总额约为397.76亿元,其中现金以及存放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金额为10.64亿元,占比为2.7%;固定收益类投资金额为304.95亿元,占比为76.6%;股票及权益型基金金额为23.95亿元,占比为6%;未上市公司股权金额为58.22亿元,占比为14.6%。
在投资上尝到“甜头”的众安,声称将持续优化保险资金资产配置,重视长期稳健收益资产的配置与短期资本市场交易机会的平衡,以低风险固收类资产为核心、适度参与风险资产投资机会,在资产与负债久期匹配前提下,继续挖掘资产配置与证券选择超额收益贡献。
另外,2024年众安裁员的传言在保险行业内多次传播,此次年报坐实了相关消息。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众安合计拥有2395名员工。其中1733名员工主要驻于中国上海总部、194名员工主要驻于中国北京、164名员工驻于中国杭州、159名员工主要驻于中国深圳,余下员工驻于中国其他城市。
对比2023年而言,当年众安拥有2679名员工。截至2023年12月31日,1947名员工主要驻于中国上海总部、254名主要驻于中国北京、146名驻于中国杭州、202名主要驻于中国深圳,余下员工驻于中国其他城市。可以看到,2024年众安在上海、北京、杭州、深圳等地的员工人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事实上,从2023年起,众安员工人数便出现大幅下降。据年报,2020-2022年众安在线员工总数逐年增长,最高增幅高达约25%。但是2023年,众安员工数量较2022年减少1290人,同比降幅超过30%。
科技微利 银行业务亏损
除了保险业务,众安还有科技业务、银行业务,但这两块业务体量仍比较小。
科技业务上,众安受益于国内以及海外金融行业持续数字化转型,2024年,科技业务实现科技输出总收入达9.56亿元,同比增长15.3%,实现盈利,净利润为7761万元。
据悉,众安科技业务主要是科技输出,国内科技产品线主要分为三大产品系列:业务生产、业务增长系列及数字新基建系列。其中业务生产系列产品主要包含基于云端的分布式架构的保险核心及周边系统、经代核心系统以及IFRS17系统解决方案等。
比如,随着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的最终上线时限2026年的逐渐靠近,保险公司落地IFRS17系统的需求日益紧迫,众安科技与多家保险公司达成合作。众安科技提供IFRS17系统解决方案,涵盖从数据收集、模型构建、计算处理到报告生成的全流程,对保险合同负债的精准计量和动态管理,帮助保险企业满足新会计准则的需求,加速财务数字化转型,协助客户企业内部实现财务、精算、审计、IT等部门的协同合作。
众安披露称,随着国内新保险合同准则(IFRS17)的落地实施,抓住了行业上线实施新保险合同准则(IFRS17)的时机,自IFRS17系统产品推出至2024年12月末,累计签约服务了21家IFRS17客户。
业务增长系列产品则主要关于营销,从公域到私域的客户运营闭环,包括营销获客、客户洞察、智能化策略、私域管理、个性化内容推荐以及智能效果分析,形成业务增长系列的X产品矩阵。
众安披露称,2024年,云端保险核心系统“无界山”凭借其卓越的性能,成功支撑起海量的碎片化保险业务,全年保单出具量高达197.32亿张,承保自动化率提升至99%。
银行业务主体,则是众安国际位于香港的子公司ZA Bank。2024年该银行净收入5.48亿港元,同比增长52.6%;净亏损为2.32亿港币,比2023年减少近1.67亿港币,亏损率由2023年同期的111%收窄大约69个百分点至42%。
截至2024年12月31日,ZA Bank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65.9%至约193.99亿港元,贷款总余额同比增长7.9%至约57.82亿港元,存贷比为29.8%;ZA Bank的零售用户规模超过800,000人。
此外,ZA Bank还开展了证券交易服务。ZA Bank在2022年1月获得第1类受规管活动(证券交易)牌照的数字银行中国股票配资企业,自此开始布局投资业务的产品组合。继2022年8月推出投资基金服务后,2024年2月,ZA Bank开始向用户推出美股交易服务。